【微網互動】你沒考過研,難懂我的孤注一擲
發(fā)布日期:2016-12-28 供稿:丹楓茶話微信公眾號 編輯:辛嘉洋 審核:包麗穎 閱讀次數: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1GoRXQC3XXcHZ2WgVJQJ6Q
(本文被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轉載)
1
H對我說,他學生時代聽過兩個最大的謊言。 一個是,“等高考結束了你們就徹底解放了”。另一個是,“別擔心,考研比高考簡單多了”。
他說,因為輕信第一句話,險些毀掉了自己的整個大學生活。站在人生的路口,他再也不要相信第二句鬼話。
離考試還有一周的時候,我把他喊出來吃飯,他滿臉憔悴,頭發(fā)亂蓬蓬的也顧不上打理,顯然正處在壓力最大的時候。在食堂隨便往嘴里扒了兩口飯,他就起身要走。
我說,你著什么急,哪里在乎這幾分鐘。
他一瞪眼,“就是要在乎!”接著說,“你看看我現(xiàn)在這樣子,等我考完了,你倒是也寫寫我的勵志故事?!?/p>
我連忙答應,說好啊好啊,肯定寫你。
他又轉過頭來嘆了口氣,“算了,你還是別寫了。你沒考過,你不懂?!?/p>
2
H是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才決定考研的。
有幾次我倆走在路上,看到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手里也捧一本《考研英語》之類的厚書,總拿出長輩的語氣調侃: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是擔心得太早,才大一,急著考什么研。
事實上,那些從一入學就忐忑不安特把學習當回事兒的人,大都到后來不需要考研,因為有個叫做“保研”的禮物在路上等著他們。大抵只有我和H這種,吊兒郎當一轉眼到了大三,看著身邊的人逐漸開始有模有樣,唯獨自己還像個剛高中畢業(yè)的孩子,才意識到,我是不是錯過了什么。
捶胸頓足地滿世界找后悔藥吃。無果。
在決定考研的那個時刻,最強烈的感覺其實并沒有大家幻想的那么正能量,反倒是孤獨占據了上風。
等到大三的春節(jié)過完,再回到學校的時候,無論口頭上是否談論、是否在意,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盤算著自己身上的砝碼。GPA有多少、綜合測評排名第幾、社會實踐做過幾個、科研項目有沒有成果、學生工作干沒干出個名堂、實習經歷里有哪些拿得出手……
每個人都恨不得把自己掰開來揉碎了,生怕漏下一丁點閃光點。GPA高的同學保研了,科研、實習和學生工作豐富的同學們有的出國、有的打算直接就業(yè)。
可是看看自己,GPA低得可憐,綜合測評同樣不理想,社會實踐全都是水的,科研項目全是靠抱大腿的,學生工作全是早早退出的,實習經歷更是空白一片的。
H說,他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上了三年大學,你都干啥去了?”
時間都去哪了啊,這可不是一句玩笑。對他來說,字字戳心。
“如果可以,請讓我回爐重造吧!”可惜不行。
3
考研本質上是一次歸零的過程。
H說他蠻喜歡這種感覺,無論你的過去如何、背景怎樣,統(tǒng)統(tǒng)都不用在乎,都能通過考研,重新和所有人站在一個公平的擂臺上。
剩下的,就是赤膊上陣,短兵相接了。
六月份開始,H開始關注各種各樣的考研信息。如果你不曾經歷過,可能很難想象到,在這背后還有一個規(guī)模極其龐大的產業(yè)鏈,原來還有這么多人在靠著這個行當吃飯。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多得像是超市貨架上的鳳梨罐頭,“基礎強化班”、“名校沖刺班”、“魔鬼訓練營”……每個培訓班的名字都那么鉤心。
“真想把所有培訓班都上一遍,這樣我是不是就天下無敵,獨孤求敗了?!盚一邊翻著手里的宣傳單,一邊對我說。
只可惜,時間不允許,錢包也不允許。為期幾天的培訓班,動輒就是幾千元乃至上萬,如果再請來個名師,收費更是一路飆升。H曾經打趣到,等他學成了,修成正果了,他也要去當個考研培訓師。“考什么研啊,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教別人考研,最掙錢?!?/p>
不過他也就是過過嘴癮,說罷,繼續(xù)埋頭和拉普拉斯傅里葉作斗爭去了。
七月份放暑假后,H立馬報名參加了一個“魔鬼集訓營”。走之前,他滿臉興奮地跟我描述,“不允許用手機、不允許上網、每天會有專門的老師監(jiān)督睡覺起床,白天的時間全部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比高考還高考!”
我在腦子里幻想著各種場面,總感覺像是某衛(wèi)視制作的真人秀節(jié)目。
隨即悟出一個老掉牙的道理來,人生可不就像一場真人秀嘛,只不過攝像鏡頭是你的心,觀眾只是你自己。你做了什么,沒做什么,做了多少,做成了什么樣,一切都可以偽裝可以撒謊,卻唯獨騙不了你自己。
4
從集訓營出來之后,H整個人就魔怔了。從一個十分注重生活品質的小伙兒,變成了一個不修邊幅、還會在筆記本第一頁寫雞湯句子的中二少年。
十月底,北京迎來一股接一股的寒流,打開朋友圈,所有人都在哀嚎著什么時候才能送暖氣。
對于考研的人來說,萬里長征已經過半,高漲的熱情消耗殆盡,政治題背來背去永遠背不完,終于步入了最疲憊難熬的階段。
H破天荒地主動約我出來吃飯,說,天氣這么冷,吃頓火鍋吧。
然后他一邊把羊肉丟進沸騰的鍋里,一邊有氣無力地問我:“你說我為什么要考研?。俊?/p>
所有考研的人都曾或多或少被這個問題困擾過。為什么要考研?我真的對學術研究那么感興趣?還是說,只不過是大家都在考,于是我也跟風考一下好了。
H說,他每次這么想,就會感到有些恐懼?!盎盍诉@么多年,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啥。高考時隨波逐流,考研了,還是隨波逐流。是不是以后,也是這樣?!?/p>
我想也不全是,哪怕是隨波逐流、千軍萬馬,至少你也是在往高處走。怎么就是隨波逐流了呢。
中國人那么多,你要是自己沒主意,怎么走都是隨波逐流;自己心里有主意,哪條路都能走得鏗鏘有力。
5
H說他不敢想如果失敗了會怎樣,因為似乎考研本身已經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了。
2016年的考試安排也是趕得巧,開考第一天是平安夜,考試結束的時候,是圣誕節(jié)。朋友圈里一片喜樂祥和的同時,只有考研的孩子們還在做最后的奮斗。耳邊聽到最多的話,變成了“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校園里開始掛上了“祝xxx考研順利”的紅色條幅,教學樓開始封樓,警戒線被拉了起來。
24號清晨的送考隊伍排了幾十米長,終于到了最后的臨門一腳。
H考前說,就是這么一哆嗦了,孤注一擲,無論成敗吧。
轉眼兩天過去,剛才H走出考場,我問他,要不要一起出去玩?他說不了,我要好好地睡一覺。原本設想了各種high,但是現(xiàn)在,只想睡覺。
似乎永遠都是這樣,哪怕天大的事兒,一旦過去,都顯得云淡風輕。每次我們都覺得走投無路了,但每次還是蹚著水、粘著泥,深一腳淺一腳地踏出一條路來。
北京好不容易迎來了晴天。
走過這一程,你我都是生活的勇士。
【作者簡介】崔艷宇,自動化學院2014級自動化全英文教學專業(yè)本科生,首都高校傳媒聯(lián)盟傳媒部主編、校學生會副主席。2015年9月創(chuàng)辦個人微信公眾號“丹楓茶話(ID:rabbit_story)”,一年內迅速成為校內最知名、最受歡迎的學生自媒體平臺,文章網絡轉載量8000余次,全平臺累計閱讀量愈1000萬次。2016年8月,文章《對方已通過您的好友申請,然后呢?》被“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官方微信平臺轉載;2016年12月,文章《你沒考過研,難懂我的孤注一擲》被“共青團中央”官方微信平臺轉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