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2017-2018學年研究生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發(fā)布日期:2018-01-19 供稿:生命學院 俞杰 楊元展 攝影:周傳貴 魏超
編輯:秦奎偉 審核:劉曉俏 閱讀次數:1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本次論壇旨在為研究生搭建一個多方向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激發(fā)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研究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論壇由主論壇暨教授學術報告、空間生命科學分論壇、生物醫(yī)學工程分論壇、研究生學術海報展四個部分組成。
11日上午,主論壇暨教授學術報告在研究生教學樓101報告廳隆重舉行。生命學院院長羅愛芹,副院長唐曉英,副書記、副院長劉曉俏以及生命學院研究生師生出席開幕式和學術講座。會議由劉曉俏主持。
羅愛芹致開幕詞,她以“健康、快樂、團結、發(fā)展”的核心文化及育人理念為切入點,強調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是學校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重點,研究生論壇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希望同學們借研究生學術論壇的平臺,總結自己在科學研究中的工作,深入挖掘實驗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展現(xiàn)學術風采。也希望每位研究生借研究生學術論壇的東風,以此為契機,在求學生涯中不斷夯實學術根基,在科學研究工作中調動自己的學術創(chuàng)新思維,為國家的科技發(fā)展貢獻力量,并預祝本次研究生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論壇邀請李路明教授作學術報告。他緊貼學術理論與技術應用,詳細介紹了腦起搏器與腦科學的前沿技術進展,使廣大師生受益匪淺。學術報告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聆聽、深入思考,與教授互動交流,學術氛圍濃烈,同學們獲益良多?;犹釂柇h(huán)節(jié),老師和同學們各抒已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李路明針對老師和同學們的疑問作出了詳細的解答。
論壇期間,研究生學術海報展覽在五號教學樓一層大廳舉行。本次海報展內容豐富多樣,篩選出多份優(yōu)秀海報進行展出,起到了良好的學術成果展示與交流效果。
13日上午,空間生命科學分論壇、生物醫(yī)學工程分論壇分別在七號教學樓報告廳和七號教學樓108報告廳同時舉行,分論壇以學術報告和學術探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空間生命科學分論壇邀請了副研究員馬宏、教授陳端端、副教授李曉瓊、以及副教授李玉娟作學術報告。馬宏向大家介紹了空間輻射神經免疫生物效應,主動脈夾層和 TEVAR 手術的醫(yī)學工程問題是陳端端團隊的主要研究內容,李曉瓊團隊一直致力于空間醫(yī)學保障設備的研發(fā),李玉娟副介紹了中藥龍血竭在載人航天防護中的應用。
生物醫(yī)學工程分論壇邀請教授閆天翼、副教授張舉華及副教授石立偉作為評委老師,博士包賢強、姜婷、邢會明、張逸鶴分別作學術報告。包賢強向大家介紹了教授團隊863項目計劃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設計、發(fā)展以及第一例臨床實驗,展示了操作系統(tǒng)的精準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姜婷對徐偉教授的主要研究內容質譜儀技術展開了詳細解說,邢會明向大家展示了教授團隊仿生兩棲球形多機器人系統(tǒng),張逸鶴向大家介紹了唐曉英教授團隊的方向之一即基于MRI的神經影像研究。
兩場分論壇將輕松的氛圍與嚴謹的學術相結合,各個年級的研究生在論壇中相互交流與溝通,進一步拓寬了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激發(fā)了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p>
論壇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七號教學樓報告廳舉行,閉幕式上學院對積極參與此次研究生論壇海報投稿,并取海報一二三等獎以及最佳人氣獎同學進行了表彰。
黨委書記劉存福致閉幕詞。他說,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北理工的院士為榜樣,以取得突出業(yè)績的優(yōu)秀師生為榜樣,把自己培養(yǎng)成具有“北理品格、生科情懷”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日后成長為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生命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雖已落下帷幕,但學術創(chuàng)新精神需要大家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傳承;希望與會學生在活動結束后向其他沒有參加論壇的同學做好論壇內容和精神的宣傳,動員大家積極參加研究生課外科技活動;希望廣大研究生們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擼起袖子加油干,做到天天有進步,月月有成果,年年上臺階。
本次研究生學術論壇為生命學院研究生提供了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研究交流平臺,幫助同學們增強學術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xiàn)了生命學院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支持和重視。此次學術論壇的圓滿舉辦帶動全院師生的科研熱情,提高學院的科研水平,助力學院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