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良鄉(xiāng)實驗樓啟用
發(fā)布日期:2017-03-02 供稿: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基建處 編輯:吳翼飛 審核:徐承俊 閱讀次數(shù):
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Structure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立于2015年5月,2016年6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研究院是專門從事先進結構技術研究的學術實體。研究院旨在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瞄準現(xiàn)代國防與工業(yè)高端裝備先進結構的前沿基礎科學問題與重大工程技術問題,建立先進結構技術的新設計理論、新概念、新工藝、新實驗手段與表征方法,解決國防與工業(yè)裝備領域的關鍵問題,為我國國防與工業(yè)裝備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席科學家由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岱寧教授擔任,研究院院長由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中國力學學會秘書長楊亞政研究員擔任。目前,研究院擁有專職科研人員十余名,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梁軍、陳少華)、中國科協(xié)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得者1名(何汝杰)等。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研究院建設有“兩所一中心”:(1)輕量化多功能復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2)能源、光電及仿生材料與器件研究所;(3)計算仿真與檢測技術及儀器裝備研發(fā)中心。
研究院自建立以來受到了學校與相關校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學校宏觀布局、提供大力條件支持。在學校、相關領導以及基建處等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良鄉(xiāng)實驗樓創(chuàng)造了學校實驗樓快速建設的工程“奇跡”——該項目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開工,2016年10月8日完工,整個工程工期僅僅7個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在學校的相關部署下,2016年依托現(xiàn)有科研基礎與條件申報了“輕量化多功能復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過程中北京市科委與相關專家2016年10月23日需要進行現(xiàn)場評審。為了保證實驗室順利通過現(xiàn)場評審,基建處克服萬難,加班搶點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最終實驗樓2016年10月9日順利完工、具備設備進場安裝調試條件。不僅如此,大型儀器設備安裝過程中面臨很多難題,如大型設備運載、吊裝、地面保護、水電條件等等,研究院在基建處的領導與科學協(xié)調下,于2016年10月20日基本完成所有大型儀器設備的安裝工作,為申報的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現(xiàn)場評審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最終依托該平臺,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現(xiàn)場評審,獲批“輕量化多功能復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良鄉(xiāng)實驗樓總建筑面積3178平方米,建筑高15.70米,地上2層(局部1層)。為了保障研究院“十三五”期間相關科研項目的盡快論證實施,盡快提供最好的科研條件,建筑竣工后,基建處、良鄉(xiāng)管理處等相關部門克服困難、科學協(xié)調、統(tǒng)籌推進,積極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條件讓研究院相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進入安裝調試。
目前,研究院約50余臺/套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已經(jīng)于2016年12月底安裝調試完畢。其中包括大型熱壓罐、水刀切割機、真空燒結爐、熱壓燒結爐、纏繞成型設備等。
正是在校方,學校相關領導,基建處、發(fā)展規(guī)劃處、科研院、國資處、良鄉(xiāng)管理處等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在較短的時間內具備了成熟的科研儀器設備條件與科研場地條件。2016年,研究院依托以良鄉(xiāng)實驗樓為主要代表的成熟科研能力條件,組織相關人員積極申報、承擔國家、各部委、國防軍工單位重大科研項目。目前已承擔、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火箭軍、軍委科技委、裝備發(fā)展部和中國中車集團等項目。在各科研平臺順利具備條件的基礎上,研究院2016年順利獲批“輕量化多功能復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在新的一年里,研究院必將依托北京理工大學雄厚的科研基礎和深厚的國防與工業(yè)底蘊,依靠學校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努力推動研究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