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級公開課“名家領讀經典”課程第七講在北理工舉行
發(fā)布日期:2017-12-08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戴貝鈺 攝影:新聞中心 郭強
編輯:郭強 審核:李德煌 閱讀次數(shù):2017年12月6日,由北京市教工委主辦、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名家領讀經典”北京市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七講在我校中關村校區(qū)中教報告廳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劉后濱教授受邀來我校授課,課程的主題是《<資治通鑒>中的用人之道——探尋習近平總書記選人用人思想的傳統(tǒng)資源》,課程由北京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郭麗萍教授主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聯(lián)合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生及北京理工大學各院系師生代表共計500余人參加了此次課程。
劉后濱教授從習近平總書記論選人用人、《資治通鑒》對選官用人的歷史總結和蘇東坡之問與司馬光的困境三個方面進行講解。首先,劉后濱教授立足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等重要講話精神,從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人人都是人才的人才觀、科學有效的用人機制和嚴格規(guī)范的用人紀律四個角度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選人用人的理念。接著,他從司馬光對選官用人問題的強調、“以德統(tǒng)才,德才兼?zhèn)洹?、“用人如器,各取所長”以及“任人唯賢,不避親仇”四個角度闡釋了《資治通鑒》一書對選官用人的歷史總結。最后,劉后濱教授以任人還是任法這一蘇軾提出的難題以及司馬光的方案作為本次課程的思考和總結。劉后濱教授生動的語言、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容,給聽課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場知識盛宴在熱烈活潑的氛圍中結束。
“名家領讀經典”課程是北京市教育工委充分發(fā)揮北京高校及首都地區(qū)理論名家的感召力、吸引力,幫助大學生克服理論學習碎片化、淺層化的問題,引導大學生強化“讀書讀經典”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一大舉措。本學期我校參與了課程框架下的“滄桑正道: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主題。北京理工大學高度重視“名家領讀經典”活動,相關部處積極協(xié)調、緊密合作,大力支持課程開辦工作,為本次課程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相關資料:
劉后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唐史學會副秘書長,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04年度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09年第五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10年入選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