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領航講堂?人文藝術名家系列講座》舉辦五四主題講座
發(fā)布日期:2019-04-26 供稿:人文學院 許晶 攝影:許晶
編輯:石莉 審核:許欣 閱讀次數(shù):4月17日晚,《領航講堂?人文藝術名家系列講座》課程第七講《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的發(fā)展》在良鄉(xiāng)開講。主講嘉賓是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名譽會長董學文教授。教室座無虛席,共有來自《領航講堂》選課學生,睿信書院、經管書院和數(shù)學學院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普通學生近200位同學參加了本期學習。
講座內容分為五四運動爆發(fā)時的國內外局勢,五四運動在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上的意義,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示及對美育的影響和五四精神的承繼與發(fā)揚。講座集歷史維度,思想性和學術性于一體,深入淺出、旁征博引,讓同學們深深受益。明德書院社會科學實驗班2018級陳巧穎這樣說到,“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前夕,我有幸聽到董學文教授關于五四運動的講座。他給了我們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去了解、感受五四運動的熱血澎湃和蓬勃力量,讓我了解了從某種意義上如果沒有五四運動,就沒有中國共產黨,也就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我們的現(xiàn)在。從前我只以為五四運動只是一場愛國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開端罷了,而通過學習我才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了五四運動的偉大之處和它的不可或缺的歷史地位。愿我們這些青年學子也能像百年以前的五四運動的熱血老戰(zhàn)士一般,永遠滿懷熱血,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點滴力量?!?/p>
在專家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問熱烈,主要圍繞五四運動的歷史,五四精神的內涵和當代大學生的時代使命展開熱烈交流,慕名聆聽本期講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孫英也積極參與互動,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和文藝理論發(fā)展的視角提問,董學文也一一作了細致耐心的回答。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使同學們更加了解五四運動、五四精神以及現(xiàn)代美育思想誕生。
最后董學文感謝北京理工大學和領航講堂的邀請,贊賞了理工學子認真思考,積極求索的研究態(tài)度,寄語同學們銘記歷史,堅定信仰,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永久奮斗。課程負責教師許晶代表領航講堂和同學們感謝董學文帶來的精彩講座,并邀請董老師下次帶來毛澤東文藝思想講座。
《領航講堂?人文藝術名家系列講座》第七講是對百年五四的致敬,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重溫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加深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認識,堅持大歷史觀,做到“四個講清楚”,研究五四歷史把握當代中國青年學生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
附部分同學感言:
管理與經濟學院中外會計2017級韓瑋:教授雖已年近八旬,但是依然精神抖擻,語言趣味橫生,講起來五四運動更是神采奕奕。除了五四運動具體發(fā)生的背景以及一些廣為人知的基本知識以及內容,教授還為我們獨家講解了五四運動那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和當年北大學子熱血澎湃、斗志昂揚、為國游行等精彩的一幕幕。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教授對其中一位同學問題的回答,同學這樣問道:五四運動對當今大學生有何啟示或期許?教授認為關鍵詞在于“永久奮斗”,這也是毛主席當年對中國共產黨的勉勵與期許。當今大學生更要胸懷遠大理想,腳踏實地,永久奮斗。
睿信書院信息科學技術2018級方澍曈:領航講堂第七講內容依然那么精彩,本次講座許晶老師邀請到了董學文老師——本次講座雖然沒有很多視頻,表演,音樂,卻是另一場精神上的洗禮,激勵了廣大青年學生對五四運動的思考和學習,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奉獻拼搏精神。
經管書院經濟管理試驗班2018級王夢涵:董學文教授的講座讓我們明白了五四運動及五四精神奠定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撒下了火種,影響了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在中國歷史上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五四精神,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歷史環(huán)境,新時代青年學生應該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后繼,勤奮工作,積極進取。
精工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2018級馬曉龍:通過今天的演講,我對五四運動及其精神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于今人,五四運動的意義不僅限于政治意義,愛國主義精神,它更是啟發(fā)人們激勵人們去奮斗,去追求科學,民主,積極為國家為民族做事。
精工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2018級郭嘉欣:跟著董學文教授的思緒,我們回到了五四,回到了那個風起云涌的特殊年代。在這里,名家大儒指點江山、青年學子擊水中流,戰(zhàn)火下各界的抗爭匯聚成了不屈的吶喊。在五四運動百年之際,能有一個名家?guī)е覀儚膷湫碌慕嵌扔^察、思考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實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對五四運動的觀察、思考和總結對于今天的青年同樣意義重大,這歷史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同樣是指路明燈。
經管書院經濟管理實驗班2018級汪子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國人。今天非常榮幸能夠聽到董學文教授對“五四運動”的解讀,讓我對“五四運動”“五四精神”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當講到那時的主力就是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時,我陷入了沉思:同為20歲的青年,先輩們?yōu)閲範帲瑨侇^顱,灑熱血,那么擁有如此優(yōu)良條件的我們更應懷揣感恩之心,做好自己本職之事,為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當代大學生要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熱愛祖國,永久奮斗。最后,真心被董教授真誠、謙遜的態(tài)度所折服,這才是大家風范呀!
知藝書院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2018級王建鳳:五四運動不僅是一次“開放”與“科學”的探索,它為后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董學文教授的解說下,我們了解了一些五四運動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之處。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我們當代青年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最重要的和最基礎的便是了解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真諦,做到毛澤東同志所強調的“永久奮斗”精神。在聽完整個講座之后,我明白了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從大的歷史背景談論分析事物,這節(jié)課對我來說很有啟發(fā)。
明德書院英語專業(yè)2018級甘甜:董教授用生動的語言將鮮為人知的關于五四運動的背景和事情給我們娓娓道來。在分析五四運動留下的精神財富時,董教授結合當代賦予青年的使命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五四運動豐厚的內涵及意義,鼓勵我們大學生勇敢擔當復興民族的大任,不畏挑戰(zhàn)勇敢闖天地。這次主題為“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的發(fā)展”的講座有深度,有廣度,也不乏激情!
知藝書院產品設計2018冷靜雯:這節(jié)課董教授不僅帶我們了解了五四精神,也帶我們領略了現(xiàn)代美學思想的誕生。
睿信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2018級李卓然:以為今天的講座是一期水課,但聽了董學文教授的講座,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沒有視頻,沒有音樂,只有幾張相關歷史的照片,董教授卻能把這段對中國人異常重要的歷史講的如此娓娓道來,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把許多歷史教科書上沒有的細節(jié)展現(xiàn)給我們,使我感到五四是如此深入我們內心靈魂,給我一個全新角度一探那個激情歲月。講座我聽得很認真,希望我能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發(fā)揚五四精神,積極為祖國和社會出自己的一份力。
睿信書院電子信息工程2018級劉周杰:恰逢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有幸聽到董學文教授的講座,實在倍感榮幸。五四運動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董教授讓我對五四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最令我記憶深刻的當屬最后問答環(huán)節(jié)時,董教授對五四運動是否可以不以燒房子的方式收尾的回答。董教授給出了一個十分辯證的答案——當然有更好的方案,但這并不妨礙其精神與意義。我們不應該拘泥于細節(jié),而應該用更宏大的歷史視角考量。這一點使我受益良多。
經管書院2018應志遠:董學文老師對五四運動做了更多的深入思考,例如五四運動和文化的關系,火燒趙家樓的辯證看待等等。他還介紹了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他們的英勇事跡如同一幅壯闊的畫卷,在我們的面前徐徐展開。在提問環(huán)節(jié),針對同學們提問給出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例如五四運動與愛國主義,是事件與精神內核的關系,魯迅等革命先輩對中國的精神解放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等等。此次講座,不止了解了五四的更多寶貴知識,還有幸聽到了董老師對五四的深刻見解。在五四運動百年之際,更是涌起了對當年先輩的無限景仰之情!此次講座,受益匪淺!
人文學院經濟學專業(yè)2017級黃熙湲:75歲的董老師博學多識,經驗豐富,卻還是自謙的說自己沒有資格給我們講五四問題,這一點讓我很受感動。作為文科生,五四運動這段歷史從高中開始學習,書本上的五四知識早已爛熟于心。我認為董老師講座的可貴之處,不在于再一次強調五四的歷史,而在于向我們年輕一代強調發(fā)揚五四精神的重要性。在物質豐富的和平年代,我們的精神世界卻不如五四時期的青年們那么豐富。董老師通過講座和與同學們的互動,再一次向我們發(fā)出倡議,青年應該腳踏實地,胸懷理想,永久奮斗。董老師簡單的話語,樸素的倡議,我覺得確實當代青年人應該做到的。擔負起時代發(fā)展重任,我們青年人任重道遠!
軟件工程專業(yè)2017級張?zhí)煊睿航裉熘v堂的主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的發(fā)展。董老師的研究生導師是五四運動老戰(zhàn)士,這一身份讓我們對講座興趣滿滿。董老師能夠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與運動背景,幫助我們深入了解和探討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及重大意義,五四運動產生的五四精神,值得我們繼承與發(fā)揚。不僅如此,五四運動還指導著新民主主義時期文化與美學的發(fā)展方向,與我們課程的主題不謀而合,聽完之后讓人獲益匪淺。
宇航學院武器發(fā)射工程17級文享華:董學文教授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述了五四運動的地位,五四運動精神本質——愛國主義精神。對我們當代大學生有的更多的啟發(fā),在新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傳承五四精神,激發(fā)了我們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復興的激情和斗志。
信息與電子學院2018級陳思遠:今年正值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北大的董學文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講座,帶我們更全面,真實地感受和了解那些年關于五四運動的那些事。這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已過往了百年時光,在教授口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就站在我們的身前,為我們娓娓道來那些軼事。在運動過后的百年之際,我國國力已今非昔比,百年之后同樣身為青年的我們,更應當立下鴻鵠之志,胸懷報國之情!不覺百年逝之遠,只覺青年勇可為!
信息與電子學院電子信息工程2018級韋健哲:董教授通過他收集的大量數(shù)據和幾十載的學術研究,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這場運動其中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我為當時學生熱血激昂,不顧危險的游行折服,為當時工人和各階級的人的響應和支持感到欣慰,也驚異于這股風潮影響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接著董教授從五四運動講到它的美育影響,他深邃的思想、理性的邏輯讓我頗有感悟。最后,董教授談及我們對五四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這使我意識到我們青年學子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輩定將深入學習前人之精華,努力將其發(fā)揚光大。
求是書院2018級理學與材料菁英班魏沁怡:這次的講座聚焦五四運動,主講的教授也是常年研究這段歷史的專業(yè)人士,而且董老師的碩士導師是五四運動戰(zhàn)士楊晦先生。相比于之前看到的關于五四運動的介紹,老師的敘述有更多細節(jié)。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對于火燒趙家樓教授說應該站在大的歷史背景中看,而不必糾結于小的歷史細節(jié)。這一場由學生發(fā)起的象征著自由、愛國的運動,將五四精神留在了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
精工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2018級張前忍:董老師這一期的五四專題,讓我對五四有了一個不同的概念,過去我眼中的五四僅僅是一場學生運動,但是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五四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場學生運動,它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影響了中國的未來發(fā)展。五四精神的本質是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前輩,也勉勵了未來的中國人,讓我們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我們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全實現(xiàn)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我們當代大學生要胸懷遠大理想,腳踏實地,永久奮斗。
睿信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2018級石杰:北大中文系董學文教授為我們詳細地講解了五四運動,向我們解釋了五四精神的核心所在,在之前我未曾以這樣專業(yè)的角度與方面想過,所以今晚非常感謝董老師的悉心教誨以及許老師所為我們帶來的一場精彩講座。